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小问题困扰着我们,不少孩子会到我们这里咨询,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会记录下来,在这里用文字的形式和大家一起交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到更多正在求职的孩子们。
在给本科孩子们做咨询的时候,不少孩子都会和我分享一个感受。“老师,我写简历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写的东西超级少,尤其是实习,基本上可以算是没有,这还能找到工作么?”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仅次于考研。我感觉这其实是本科孩子们求职的“常态”,一入学都是冲着读研或者留学来的,大学四年基本上也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需要找工作,对于实习肯定缺乏有效的规划。因此,四年下来有含金量的实习一般都比较少。找工作的时候,看到身边求职规划好的同学写的满满的实习经历,自己顿时慌了,然后就陷入了自我否定当中,不少孩子干脆就不找了,“专心考研吧!考不上二战!二战不行再说!”,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
对于本科生的实习我个人这么看,提早规划一定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在本科期间充分认识职业、行业和企业,即使不为找工作,对未来读研也是有帮助的,早一些确定职业发展主线,并在“主线”之下去规划自己未来的实习经历,对当下乃至读研后的求职都至关重要。有实习,一定有优势,那现在没有,该怎么办?
对于本科生的实习我特意去问过不少用人单位的HR,有实习当然最好,没有相关实习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会直接把我们一票否决。一般想要招本科生的用人单位,对于实习的要求会相对低很多。所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没有实习就不找工作了,还是要坚定信心,努力去找,具体该怎么做呢?
1.实习没有,“尽调”凑;在我访谈的过程中,很多HR都提到,本科孩子如果没有“强相关”的实习经历,那至少要对要投的岗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少孩子不仅没实习,对于岗位还一问三不知,这就有问题了。看实习经历首先会观测两方面内容,第一,我们的求职意愿和稳定性;有相关实习经历至少能证明我们还是喜欢这个岗位的,意愿相对较强,要不也不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实习;第二,我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有相关实习经历至少能证明我们具有这个岗位一定的专业素养,是经受过磨练和考验的。假如我们没有相关实习,还对岗位一问三不知,那面试官会觉得我们对岗位并不是真感兴趣,都不知道岗位做什么,我们说再多“自己能胜任”,也都是满满的“套路”。所以,如果没有相关实习,就必须对我们要投的公司和岗位,做详细的“尽调”,能相对准确的说清楚企业的基本情况,产业链,未来发展战略等等,能够清楚的知道这个岗位需要做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这样,当面试官问起来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相关实习,但是凭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知,来“凑”我们没有相关实习的空白,至少能向面试官传递,在意愿上“我很想来”,我做了非常详细的调研;在能力上“我比较专业”,我对业务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2. 实习没有,“经历”补;在访谈用人单位的时候,我一直在询问他们校招更看重什么,当然每个行业和企业的侧重点都不同,有的很看重实习经历,而有的比较关注学习成绩和学生工作,有的还会比较关注文体活动,关注是不是“有趣的灵魂”,差异性确实比较大,但还是有不少的共同点。尤其是对于本科生,用人单位也都明白本科实习相对少,那么主要的观测点自然就移到了怎样考察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没有实习,业务上弱些,但底子好,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后期可以培训,上手也会很快。所以,对于本科的孩子们,没有相关实习不要过度紧张,我们只需要把校园经历、学生工作等等当成我们的“实习”来写、来说,把本应该通过实习来证明的能力和素质,我们用校园经历、学生工作、学科竞赛等等来证明、来补位,效果也不会差。比如,写十几篇行研报告能证明我们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写几十篇新闻稿同样也能证明我们文字功底不弱。这其中最关键就是,我们要把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提炼出来,一项项的用我们自己的“故事”来佐证。
可能问题又来了,“老师,我其他的经历也不是特别丰富,我该怎么办呢?”,我记得一位人力资源领域特别资深的前辈和我分享过,他说“他改简历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帮孩子们去挖掘自己的故事,很多孩子们不是没有,而是不知道这个也可以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够补“实习”的“故事”,只是我们还没有挖掘到。怎么挖掘?我之前在求职“尽调”的系列分享中有详细聊过,感兴趣的孩子们可以去看看。
有实习才能找工作?收起这个误区吧!好好做岗位调研,弥补自己在业务上的不足;好好挖掘岗位胜任力,用自己的校园“故事”诠释“胜任”;没有相关实习,我们一样可以过关斩将。
来源:飞说求职